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于職場面試必備15題,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1、請作下自我介紹
這是面試的必考題目,千萬不要讀簡歷,要介紹自己最強的技能、最深的研究領域和個性中最積極的部分。
2、你有哪些興趣和愛好?
業余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不要說自己僅限于讀書、聽音樂、上網,否則可能讓面試官懷疑你性格孤僻。關鍵是要體現自己積極主動的性格、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深入學習的意愿。
3、你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這個問題的陷阱并不在于你是否能認真地看待自己的長處,也不在于你是否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弱點,你的回答不僅是向面試官說明你的優勢和劣勢,也能在總體上表現你的價值觀和對自身價值的看法。
4、你為什么愿意來我們公司工作?
面試官試圖從中了解你求職的動機、愿望以及對此項工作的態度。這個問題可詳可略,但都要體現出你做過功課,也有較明確的職業規劃。
5、你對我們公司了解多少?
提前在網上查一下該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方向和近期重大戰略調整。
6、你對這份工作有哪些期望和目標?
要有針對性的回答,每一個行業都不同。
7、你五年內有哪些職業規劃?
按照公司的管理思路來發展是欠妥的,可以按照應聘職位來考慮。
8、你何時可以入職?
最的回答是“如果被錄用,可按公司要求時間入職”。但如果你做不到,千萬別逞口舌之快,可以告知用人單位,表明在能力所及范圍內盡快到崗的意愿。
9、你選擇離職的原因是什么?
萬萬不能表現出對上一份工作的怨言,從自身發展來談,比如前份工作與自己的長期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等。
10、談一件讓你覺得最驕傲的事
你選擇談論的事情將揭示出你的道德標準以及你的側重點。 對于你的成就,你并不需要得到正式承認。舉一個你最有把握的例子,花費點時間想一想這方面的事情,把來龍去脈說清楚。這種方法比千篇一律的“我順利完成學業”更有效果。
11、你會如何處理上司的批評?
面試官希望看到你身上成熟、協作的能力,建設性批評應該是你樂于接受的。
12、對這項工作,你有哪些可預見的困難?
這個問題的回答不宜太詳細太具體,否則可能會讓面試官懷疑你的能力。
13、你對薪資的要求?
一般來說面試官次提出的薪酬往往是他們所能給予的最高值,之所以會問你,不過是想證實一下這筆錢是否足以引起你對該職位的興趣。
14、除了本公司,你還應聘了哪些公司?
如果不便說出公司名稱,也至少告訴面試官是同種行業的公司,不然會讓人覺得你的求職意向不明確。
15、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的嗎?
千萬別說你沒問題,實在沒得問也可以問問面試結果。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15
中國礦業大學同等學力申碩招生專業以工科為特色,涵蓋礦業工程、安全工程等工科專業,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類和人文社科類專業。采用 “免試入學 + 申碩統考” 模式,大專及以上可報課程班,符合條件者可申請碩士學位,助力在職人員提升學術與職業競爭力。
07
15
2025汕頭大學在職研究生免試條件首先是基礎條件,包括政治與品德達標以及學歷與學位要求;另外一個是特殊專業附加條件,對于報名生物學、藥學、基礎醫學等專業的人員都有特別的要求。同時授課方式和專業一覽等內容,在職人員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7
15
中國礦業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條件及要求明確:需為在職定向人員,不同學歷對應不同工作年限(本科 3 年、專科 5 年、碩博 2 年),部分專業有附加材料要求。本文詳解條件細節與材料準備,助考生判斷是否符合報考門檻。
07
15
2025年鄭州在職研究生通過率是比較高的,首先入學環節無競爭,大專及以上學歷只要通過院校材料審核,就可以免試入學;其次申碩統考難度低,包括考試科目少,分數線固定和成績有保留;最后課程學習助力大,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學員理解專業知識。另外對于報考人群和熱門院校等內容,在職人員也要提前充分了解。
07
15
2026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條件首先學歷及相關要求方面,針對本科畢業生,專科畢業生和碩博學位獲得者有不同的年限要求;同時工作經驗,專業技能和英語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條件,職場人士務必要提前了解清楚。另外其值得報考嗎和院校推薦等內容,也是報考時需要提前充分了解的內容。
07
15
2025年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在職研究生優勢是比較大的,首先是有名校光環的加持;其次學校采用的是免試入學,門檻較低;接著課程實用貼合需求;最后是人脈資源豐富多元。另外對于課程設置和招生簡章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