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搶了上司的風頭怎么辦
從厚黑學方面考慮,有職場老手認為搶了上司風頭,在上司心里肯定是個“致命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搶了上司的風頭怎么辦,歡迎借鑒參考。
在一些分工不明確或者職責不清的公司,有時候一個人會承擔好幾個職位,經常會出現同事之間“ 搶戲”的事情。
搶戲是戲曲里的行話,也稱攪戲。即演員在臺上演出時,不顧劇情,不顧人物,一味的突出自己。既攪了別人的戲,又破壞了整個舞臺的氣氛。職場上,我們也會遇到“搶戲”的同事,他們喜歡在上司面前突出表現自己、搶功勞、搶風頭,像舞臺上的主角一樣,而使周圍人都黯然失色成了配角……“人在江湖混,誰能不被搶 ”,面對搶戲,與其郁悶地心碎,不如勇敢地接招兒。
心理探秘:搶戲是職場的正常現象
搶戲不知不覺成了流行詞。據前程無憂網的統計數據顯示,面對職場搶功24.78%的被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23.78%的人選擇直接找老板澄清事實,14.6%的人則選擇以牙還牙,13.7%的人選擇聯合他人,發動群體力量,驅逐搶功小人,12.14%的人選擇離開。因此,如何從搶戲事件中的受害者變為對自己有利的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一些分工不明確或者職責不清的公司,有時候一個人會承擔好幾個職位,經常會出現同事之間“ 搶戲”的事情。有時事情干一半,被調去干別的事情,結果都是別人的功勞,或者由于各人的溝通方式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常常會出現自己辛辛苦苦干的活卻被別人搶了功,心理不平衡。同事爭功還會引起辦公室矛盾,影響工作。
有些人怕被別人“搶戲”,做事情之前先表現,恨不得讓大家都知道,這是和上級爭功的一種表現,會讓上級對你產生戒心;有些人,與世無爭,只會默默的干活兒,功勞都歸別人所有,領導卻認為你什么都沒有干;有些人只在領導在的時候干活兒,看著活兒好像都是他干的。這些都不可取。在職場中,有一類人在任何公司都會淪為被搶者,尤其在女性職業人中最為明顯,她們的共同特征是不擅言辭、不自信、悲觀消極、內心敏感。“溫、良、恭、儉、讓”的儒家處世哲學,只適用于君子。面對著現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生活,不能完全適用。
職場專家說:職場是戰場,爭功是職場的正常現象。就算是被別人爭了功,也應該用一個平靜的心態去對待,的辦法就是以退為進。我們提倡的是兢兢業業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尋找適當的時機向領導匯報,說明事情的真相,或者采用讓別人去說自己好的方式去爭功比較恰當;同時也勸告那些在辦公室投機取巧、爭功勞的人們,搶一次兩次功勞,濫竽充數,可能會成功,但早晚也會露餡兒。
搶戲與反搶戲
被同事或搭檔搶了風頭或功勞你會怎么樣?憤怒?覺得不公平?讓他難堪?這些感受都很正常。我們的傳統文化追求“含蓄”,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做一個默默努力的好孩子,不張揚、不爭搶。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另一個自己,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同,渴望得到上司的認可,在這一點上“搶戲”和“被搶戲”的人內心并沒有太大區別。
深入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對方,這有利于我們撫平各種情緒。只有心平氣和才是更加理性和有效的。如何面對愛“搶戲”的人,而不是抱怨對方,愛憐自己,如何把這個負性事件變成對自己有利的情況呢?
首先可以與這位“搶戲者”談一談,讓他知道你并不是溫馴的小綿羊,他的那些伎倆,不是不知道,只是沒達到與他撕破臉的地步。
在其他的同事面前,不要說這位同事的半句壞話。大家總是欣賞厚道人,如果你是一個新人,不能沒立住腳就學會了搬弄是非,這樣會惹人反感。
有時也需要對這位同事大加贊賞,這種方法對職業女性來說特別重要。很多研究者發現,女性員工喜歡從“我們”的角度而不是“我”的角度來做事,所以她們的想法和首創就常常會被男性同事挪用。如果著眼于事情的積極一面,你的同事也是想方設法要干出的工作,而且他對要做的事情有獨到的看法也許會有助于你解決這個可能很棘手的問題。在夸你這位“搶戲”同事的同時,也說說你工作的不易,都完成了哪些工作,遇到了什么困惑,當作是請教他人,再把這些人的建議運用到工作中。沒幾次,大家都會了解到你做的工作實際被那個同事“搶戲”了。
職場專家說:公司猶如一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會存在。即使是在團隊合作精神盛行的今天,依然難免有個別藏私小人為求功勞而搶奪別人的辛苦果實。此時直接向老板哭訴,可能并不能改變既定的局面,反而還會落得搬弄是非的嫌疑;百般忍讓只會更加助長小人的氣焰;以牙還牙地互相報復換來的將是無休止的辦公室風云。手足無措之際,建議不妨先忍耐一時,等待事過之后再陳述立場,或者將此經歷默藏心中,日后多留一手,也好及早提防。
不要搶上司的風頭
花花轎子人抬人。”身處職場之中,爭強好勝,努力表現自己本沒什么錯,但如果你兩眼一抹黑地去搶上司的風頭就太不明智了。因為上司之所以成為上司,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在付出了數不清的辛苦和艱難之后,會有一種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想做主角的欲望,所以,若有表現或出風頭的機會和場合,請不要忘了將上司推到前面。
有些下屬不懂得迎合上司的這種微妙心理,有意地搶了上司的風頭,結果是自己露臉了,上司的臉色卻難看了。
張謙和蒲松文都是財政局劉局長的秘書,兩人一個畢業于吉林大學,一個則來自東北大學,都寫得一手好文章,才能不相上下。但是幾年下來,張謙不但成了局長手下的紅人,而且扶搖直上,升任秘書科科長。蒲松文則依然是個頭頂平平的普通秘書。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呢?究其原因,是在某些時候兩個人在處理與局長的關系時,做法截然不同:蒲松文很善于領會領導的意思,寫出的稿子往往是一錘定音,領導挑不出什么毛病來;而張謙則顯得似乎有些“笨拙低效”,每次初稿總是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經領導一點撥,立刻就能被他改得漂漂亮亮,做到二稿通過。
幾年后,張謙被局長重用,高升一步了。于是,便有人問他其中的奧妙。張謙微笑作答,一語道破天機:“如果你的水平、才能與領導一樣高,甚至比領導還高明,那還要領導干什么?”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跟在領導身邊的人,確實是不容易的。反應遲鈍,不能隨機應變,會被認為是無用;而處處顯得光芒四射、高人一籌,又會引起領導的忌恨。而張謙正是利用以退為進之法,主動貶抑自己來突出領導的高明,把寫好文章之功推給領導,從而使領導獲得了某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成功感,進而使自己獲得晉升和成功。
明智的下屬,應懂得如何適時地把自己的功勞歸于上司,永遠不要讓你的光芒遮蓋了你的上司,也就是切勿冒犯上司,不搶上司的風頭,讓那些位居于你之上的上司時刻有一種優越感,感覺自己高人一等。
與上司相處,不管是何種性格的上司,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少說話,多做事。
3.當上司表達出與你不相同的意見時,你得仔細傾聽。
5.千萬別得罪領導。不管何種情況下,千萬別得罪上司,除非你早已有了更高的去處。
2.要讓他充分地信任你。這個充分的信任是建立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的,目的是你要了解他,同時也要讓他充分了解你。
4.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作匯報,能寫個短小而又精悍的書面報告,如果不方便,可以用其他方式匯報。但請記住,書面優于口頭,面談優于電話。
6.不管什么情況下,即使是你的見解被上司采納,你也千萬不能到處嚷嚷說這些本來是你的想法。請記住,所有的想法最終成為上司的決定,一切都是以他的名義發出的。所以,你的目的實際上已達到了,千萬不能因此而憤憤不平。
雖然這樣做會有委屈自己和逢迎拍馬之嫌,但這就是職場,誰讓你是下屬而他是上司呢?做上司當然要光彩奪目,而下屬相比之下自然應暗淡些。如果不是如此,那上司自然容不下你,因為這會引起上司們的恐懼和不安。你要想辦法讓你的上司看起來比他們本身要高明得多,不讓上司覺得你對他是有威脅的,能夠做到這些,你自然就能夠獲得職位的提升。
切記,如果你想要取悅他們,或者要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千萬不能表現過頭,炫耀自己的才能往往會適得其反。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5
14
在職研究生分數線高不高?其實同等學力申碩的分數線不算高,只考2門,每門分數達到60分即為合格;非全日制研究生分數線較高,并且還需超出國家線和院校線方可進入復試,整體難度較大;中外合作辦學和在職國際碩士不需要國內聯考,一般按學校要求準備好申請材料,經過學校審核后即可參加課程學習。
05
14
高級研修班畢業是什么學歷?由于高級研修班不屬于學歷教育,畢業只能獲得結業證,不等同于學歷證,因此是無法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歷的,所以畢業后學歷不會發生變化。高級研修班的報考條件要求不多,一般只需要滿足學歷和工作經驗即可,部分院校允許大專以上學歷報考,部分院校要求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工作經驗取決于學校開設專業課程的要求,通常需具備2年以上工作經驗。
05
14
報考在職國際碩士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報考在職國際碩士不但可以通過優質課程學習提升學識,還能將理論結合實際工作,提升業務水平,畢業獲得海外院校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經中留服認證后效力等同國內雙證,認可度很高。而要報考在職國際碩士,一般只需滿足學歷學位、工作經驗、語言成績、大學成績等方面的要求。
05
14
海外在職碩士怎么申請?其實申請流程是比較簡單的,由于大多數招收在職國際碩士的院校都采用申請審核制入學,因此只需在選好目標院校及學習項目后,按要求準備好申請材料,提交給學校審核,通過審核便可參加課程學習,學完課程后,達到學校要求,即可畢業,畢業可以獲得國外院校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費用由于招生院校、專業、學制等因素的影響而大有差異,不過大多在10萬元以上,部分學校費用在10萬元以下。
05
14
云南財經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碩士學費一覽表里有項目管理碩士和房地產理學碩士項目,其授課教師團隊經驗豐富,課程貼近實際工作需求,能顯著提高學員職場技能水平,推薦在職人員報考,另外對于報考條件和畢業證書等內容,也需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5
14
大連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主要是同等學力申碩,其通過率還是相當高的。首先免試入學,降低入學門檻;其次考試科目少,難度適中;最后多次補考機會,保障通過率。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對于認可度和報考時間等內容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