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2017年北京體育大學雙證在職研究生專業(yè)目錄如下: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目錄
注:各專業(yè)、研究方向擬招人數將以教育部2017年正式文件下達的碩士生招生總人數和實際參加復試考生情況做適當調配,本次公布的擬招生人數(含推免生人數)僅供參考。
專業(yè)、研究方向
|
考試科目及擬招收人數
|
040301體育人文社會學
|
擬招收人數:94人(含推免生人數14人)
|
01體育社會學
|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11體育基本理論及體育管理學
|
02體育新聞學
|
|
03體育管理學
|
|
04體育經濟與產業(yè)
|
|
05學校體育(含適應體育)
|
|
040302運動人體科學
|
擬招收人數:75人(含推免生人數9人)
|
06運動解剖學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12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解剖學
|
07運動生理學
|
|
08體育保健學
|
|
09運動生物化學
|
|
10運動生物力學
|
|
11體育統(tǒng)計與測量
|
|
37體育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
|
040303體育教育訓練學
|
擬招收人數:145人(含推免生人數40人)
|
12田徑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13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訓練學
(下列考試科目僅限單考生)
① 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② 240單獨考試英語
③ 613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訓練學
|
13體操
|
|
14籃球
|
|
15排球
|
|
16足球
|
|
17網球
|
|
18乒乓球
|
|
19羽毛球
|
|
20游泳
|
|
21重競技
|
|
22健美操
|
|
23藝術體操
|
|
24體育舞蹈
|
|
25運動訓練學
|
|
26體能訓練
|
|
27社會體育
|
|
040304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
擬招收人數:25人(含推免生人數5人)
|
28武術套路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13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訓練學
(下列考試科目僅限單考生)
①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②240單獨考試英語③613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訓練學
|
29散打
|
|
30導引養(yǎng)生
|
|
31民族民間體育
|
|
0403Z1運動康復學
|
擬招收人數:10人
|
42運動康復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618運動康復專業(yè)綜合
|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擬招收人數:2人
|
38馬克思主義與當代體育發(fā)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15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④815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擬招收人數:2人
|
3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體育法制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15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④815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
擬招收人數:7人(含推免生人數6人)
|
32大學生與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15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④815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040203應用心理學
|
擬招收人數:21人(含推免生人數4人)
|
34運動心理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17心理學綜合
|
100215康復醫(yī)學與理療學
|
擬招收人數:10人(含推免生人數5人)
|
35運動醫(yī)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06西醫(yī)綜合
|
120401行政管理
|
擬招收人數:5人,(含推免生人數2人)
|
36體育行政管理
|
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yè)目錄
注:各專業(yè)、研究方向擬招人數將以教育部2017年正式文件下達的碩士生招生總人數和實際參加復試考生情況做適當調配,本次公布的擬招生人數(含推免生人數)僅供參考。
專業(yè)領域、方向
|
考 試 科 目
|
0452體育碩士
|
|
045201體育教學
|
擬招收人數:90人(含推免生人數15人)
|
1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46體育綜合
|
13體操
|
|
14籃球
|
|
15排球
|
|
16足球
|
|
17網球
|
|
18乒乓球
|
|
19羽毛球
|
|
20游泳
|
|
21重競技
|
|
22健美操
|
|
23藝術體操
|
|
24體育舞蹈
|
|
26體能訓練
|
|
28武術套路
|
|
29散打
|
|
30導引養(yǎng)生
|
|
31民族民間體育
|
|
42運動康復
|
|
045202運動訓練
|
擬招收人數:125人(含推免生人數50人)
|
1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46體育綜合
|
13體操
|
|
14籃球
|
|
15排球
|
|
16足球
|
|
17網球
|
|
18乒乓球
|
|
19羽毛球
|
|
20游泳
|
|
21重競技
|
|
22健美操
|
|
23藝術體操
|
|
24體育舞蹈
|
|
26體能訓練
|
|
28武術套路
|
|
29散打
|
|
30導引養(yǎng)生
|
|
31民族民間體育
|
|
39體能測評與訓練
|
|
42運動康復
|
|
045203競賽組織
|
擬招收人數:10人
|
03體育管理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46體育綜合
|
045204社會體育指導
|
擬招收人數:29人(含推免生人數14人)
|
1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46體育綜合
|
13體操
|
|
14籃球
|
|
15排球
|
|
16足球
|
|
17網球
|
|
18乒乓球
|
|
19羽毛球
|
|
20游泳
|
|
21重競技
|
|
22健美操
|
|
23藝術體操
|
|
24體育舞蹈
|
|
27社會體育
|
|
28武術套路
|
|
29散打
|
|
30導引養(yǎng)生
|
|
31民族民間體育
|
|
0552新聞與傳播
|
|
055200新聞與傳播
|
擬招收人數:10人(含推免生人數3人)
|
40體育新聞傳播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④440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
1351藝術碩士
|
|
135106舞蹈
|
擬招收人數:10人(含推免生人數3人)
|
41舞蹈訓練與應用開發(fā)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16舞蹈基礎理論④501舞蹈專業(yè)技能
|
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yè)目錄
注:各專業(yè)、研究方向擬招人數將以教育部2017年正式文件下達的碩士生招生總人數和實際參加復試考生情況做適當調配,本次公布的擬招生人數(含推免生人數)僅供參考。
專業(yè)領域、方向
|
考 試 科 目
|
0452體育碩士
|
|
045201體育教學
|
擬招收人數:40人
|
6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46體育綜合
|
63體操
|
|
64籃球
|
|
65排球
|
|
66足球
|
|
67網球
|
|
68乒乓球
|
|
69羽毛球
|
|
70游泳
|
|
71重競技
|
|
72健美操
|
|
73藝術體操
|
|
74體育舞蹈
|
|
76體能訓練
|
|
78武術套路
|
|
79散打
|
|
80導引養(yǎng)生
|
|
81民族民間體育
|
|
92運動康復
|
|
045202運動訓練
|
擬招收人數:40人
|
6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46體育綜合
|
63體操
|
|
64籃球
|
|
65排球
|
|
66足球
|
|
67網球
|
|
68乒乓球
|
|
69羽毛球
|
|
70游泳
|
|
71重競技
|
|
72健美操
|
|
73藝術體操
|
|
74體育舞蹈
|
|
76體能訓練
|
|
78武術套路
|
|
79散打
|
|
80導引養(yǎng)生
|
|
81民族民間體育
|
|
89體能測評與訓練
|
|
92運動康復
|
|
045203競賽組織
|
擬招收人數:15人
|
53體育管理學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46體育綜合
|
045204社會體育指導
|
擬招收人數:15人
|
62田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46體育綜合
|
63體操
|
|
64籃球
|
|
65排球
|
|
66足球
|
|
67網球
|
|
68乒乓球
|
|
69羽毛球
|
|
70游泳
|
|
71重競技
|
|
72健美操
|
|
73藝術體操
|
|
74體育舞蹈
|
|
77社會體育
|
|
78武術套路
|
|
79散打
|
|
80導引養(yǎng)生
|
|
81民族民間體育
|
201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的內容范圍說明
考 試 科 目
|
考 試 內 容 范 圍 說 明
|
611體育基本理論及體育管理學
|
體育基本理論 旨在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揭示體育的本質特點,闡明體育的思想基礎、科學基礎和組織基礎,剖析體育與各種社會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論述體育的功能、體育的目的任務,以及實現體育目的任務的原則和途徑,闡明體育科學管理體制、體育的手段以及國際體育的意義。內容包括:體育的概念、體育的產生與發(fā)展、體育與社會文化現象之間的關系(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軍事)、體育與體育科學、體育的功能、我國體育的目的和任務、體育的組織管理、體育的手段、國際體育以及當前體育發(fā)展出現的新現象、面臨的矛盾與問題。
|
體育管理學 是一門系統(tǒng)地研究體育領域管理現象、基本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的學科。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體育管理基礎理論,具體包括管理與體育管理的相關概念、體育管理基本原理、體育管理方法、體育管理的過程與職能等。第二部分為體育管理實務,具體包括體育管理體制及發(fā)展戰(zhàn)略,社會體育管理、競技體育管理、學校體育管理、體育市場及其開發(fā)、體育俱樂部經營管理、體育賽事經營管理、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等。
|
|
612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解剖學
|
運動生理學 擬著重了解和評價考生對運動生理學基本理論掌握程度和運用該理論分析、解決運動生理學實踐問題的能力。
內容包括:運動生理學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骨骼肌機能;運動對血液及血液循環(huán)的影響;運動對呼吸機能的影響;運動中的能量供應與消耗;腎臟機能及運動對其影響;運動與內分泌功能;肌肉活動的神經調控;運動技能的學習;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理與判斷;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運動訓練周期的生理學原理;運動機能的生理學評定;年齡、性別、環(huán)境與體育運動。
|
運動解剖學 人體9大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各系統(tǒng)中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以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人體運動器官(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功能和運動特征,其形態(tài)結構對人體運動的制約以及體育運動對其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骨、關節(jié)和肌肉產生運動損傷的解剖學機理;骨骼肌的運動原理;對運動技術動作進行解剖學分析的基本原則、方法以及實例分析;脈管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中各器官的基本結構、功能及其與人體運動的相互關系;運動解剖學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趨勢。
|
|
613運動生理學及運動訓練學
|
運動生理學擬著重了解和評價考生對運動生理學基本理論掌握程度和運用該理論分析、解決運動生理學實踐問題的能力。
內容包括:骨骼肌與運動;運動對血液及血液循環(huán)的影響;呼吸機能與運動;運動中的能量供應機理、評價及訓練;運動與激素調節(jié);肌肉活動的神經調控;運動技能的學習;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年齡、性別、環(huán)境與體育運動。
|
運動訓練學 重點考察考生掌握運動訓練基本理論的程度,以及發(fā)現、分析和解決訓練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運動訓練學基本概念、基本內容以及學科特點和發(fā)展趨勢;競技能力的含義、結構以及各種競技能力子能力的含義、分類、評價及其訓練;運動訓練原則的含義、理論體系、各具體原則的含義及其應用;運動訓練方法的含義、分類及其應用;運動訓練計劃的含義及其分類,以及多年、年度、周、課等訓練計劃的制訂和實施要求。
|
|
614公共管理學
|
公共管理學重點考察考生對公共管理學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和解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能力。內容包括: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公共管理的契約與適應性;公共行政學派及其主要模型;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與能力結構;公共部門的戰(zhàn)略管理;公共組織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管理;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公共管理者的責任與倫理;福利制度與政府再造;公共部門的契約主義;公共政策與執(zhí)行。
|
616舞蹈基礎理論
|
舞蹈基礎理論著重考查和評價考生對舞蹈學科基本理論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該理論分析和解決訓練實踐問題的能力。內容包括:舞蹈理論的基本定義、理論體系、基本內容及其舞蹈學科特點和發(fā)展趨勢;舞蹈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的基本歷史、舞蹈的特性、舞蹈的功能、舞蹈的形態(tài)等基本概念,以及舞蹈學科特點和發(fā)展趨勢;舞蹈的訓練法與教學法體系;中外舞蹈作品賞析和審美特征;舞蹈藝術與體育藝術融合;舞蹈藝術與體育藝術的比較分析;舞蹈藝術的體育服務實踐探索。
|
615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一、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揭示的唯物主義一元論思想及其對樹立科學世界觀的啟示;二、唯物辯證法關于發(fā)展的觀點及啟示:發(fā)展的含義和實質;發(fā)展的三大基本規(guī)律;科學發(fā)展觀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三、認識的辯證過程、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以及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態(tài)度;四、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包括價值、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等基本含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五、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意識形態(tài)建設;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系統(tǒng),包括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階級斗爭、改革等;歷史虛無主義批判;六、勞動價值論及其爭論:商品經濟內在矛盾和價值規(guī)律,以及對反對勞動價值論的觀點的批判;七、剩余價值論基本內容:剩余價值的實質及其爭論;剩余價值與利潤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再生產理論的內容及其啟示;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哪些弊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等等;八、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揮作用的形式、作用和實質;九、全球化的含義及各民族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十、資本主義歷史趨勢: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基本含義,原因分析及現實意義;十一、馬恩的社會主義觀、列寧的社會主義觀、鄧小平社會主義觀的基本內容和相互關系;十二、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
618運動康復專業(yè)綜合
|
肌肉骨骼康復考查學生對肌肉骨骼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康復診療過程和思路,評價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內容包括: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常見損傷的診斷要點與分類,主觀檢查和客觀檢查思路與評定方法,康復治療計劃的制定、運動康復治療方法及難度推進,重點要求掌握以下?lián)p傷和功能障礙:肩周炎、肩袖損傷、肩峰下撞擊綜合征、肱骨內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綜合征、手部肌腱損傷、非特異性腰痛、頸椎病、脊柱側彎、髖關節(jié)撞擊征、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髕股疼痛綜合征、前交叉韌帶損傷、膝關節(jié)置換術、踝關節(jié)扭傷、跟腱病變、足底筋膜炎等。常見骨折的康復評價方法及康復治療措施。骨質疏松癥病人的分型、癥狀、功能障礙,骨質疏松癥康復及護理措施。
|
康復評定學考查學生對康復評定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掌握程度,內容包括:康復評定的基本概念及內容、作用與目的,ICF,SOAP原則,三期評定,康復評定的類型及方法;關節(jié)活動度的基本概念及分類、影響因素,測量的目的、適應證及禁忌證、步驟和注意事項,各關節(jié)的具體測量方法;疼痛的定義及主觀成分、分類和影響因素,疼痛評定的目的、評定方法和結果記錄;肌力的概念和影響因素,肌力評定的目的、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上肢、下肢、軀干各主要肌群的徒手肌力評定方法與步驟;軀體感覺的分類和評定方法,感覺障礙的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反射的檢查方法,反射異常的臨床意義;平衡、重心、支撐面的概念,維持平衡的基本條件,平衡功能的分類,平衡評定的目的、適應癥及評定方法;協(xié)調功能的評定方法與步驟;步態(tài)及步態(tài)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態(tài)特征及參數,步態(tài)分析的方法,異常步態(tài)的原因及表現;肌肉骨骼損傷的主要功能障礙,肌肉骨胳損傷,客觀檢查的要素(觀察、觸診、主動運動、被動運動、抗阻運動、特殊檢查、臨近關節(jié)篩查)。
|
|
運動解剖學人體9大系統(tǒng)的組成與功能,各系統(tǒng)中重要器官的位置、基本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間的關系;人體運動器官(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位置、形態(tài)結構、功能、運動特征以及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特點,運動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對人體運動的制約以及體育運動對其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骨、關節(jié)和肌肉在運動中容易產生運動損傷的解剖學機理;骨骼肌的運動原理;對運動技術動作進行解剖學分析的基本原則、方法和實例分析;神經系統(tǒng)中重要器官的基本結構與功能,脊神經損傷定位的解剖學基礎。運動解剖學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趨勢。
|
|
814行政學及公共政策
|
行政學 擬著重了解和考察考生對公共行政學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和解決行政管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容包括:公共行政學的發(fā)展歷史、行政管理體制、公共行政學的基本理論發(fā)展、學科特點及其與相關學科的關系;行政職能及行政環(huán)境;行政權力;行政領導;行政組織;人事行政;行政決策與行政執(zhí)行;行政溝通;行政方法;機關管理;公共財政;行政行為與法制行政;行政效率;行政發(fā)展與發(fā)展行政等。
|
公共政策 重點考察考生對公共政策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運用相關公共政策理論分析具體社會公共問題的能力。內容包括:公共政策學的基本含義、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公共政策的本質、特征、功能及其相關概念;公共政策系統(tǒng)的構成;公共政策問題的界定及其構建程序;公共政策的規(guī)劃、方案的抉擇及其合法化、公共決策體制;公共政策執(zhí)行的含義、基本理論、執(zhí)行的過程及影響因素;公共政策的評估的含義、作用及其主體,評估的過程、方法與監(jiān)控;公共政策的調整、終結的含義、原因及策略。
|
|
815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一、思想政治教育(學)概念、研究對象、學科體系、基本范疇、學科特點、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二、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直接理論依據;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務;五、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概念、特點、分類及其影響;如何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六、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過程及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環(huán)節(jié)、矛盾及規(guī)律;七、思想政治教育者、職能及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特征及分析方法;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關系;八、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確定的原則;世界觀、政治觀、人生觀、法制觀、道德觀教育;九、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確立的依據、主要原則;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含義、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的含義及主要體現;十一、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含義、載體的地位及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載體及其特征和功能;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義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過程中的決策、執(zhí)行和反饋。
|
306西醫(yī)綜合
|
參考西醫(yī)綜合考試大綱,確定考試范圍。
生理學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橫紋肌的收縮機制;血細胞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臟的泵血功能,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肺容積和肺容量,肺換氣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神經系統(tǒng)對姿勢和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胰島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
病理學細胞與組織損傷;修復、代償與適應;炎癥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變化及其機制、臨床表現、全身反應,炎癥經過和炎癥的結局;高血壓病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分期及其病理變化;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基本病理變化、后果;COPD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變化和臨床病理聯(lián)系。
內科學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原發(fā)性高血壓、COPD、糖尿病、肥胖癥、骨質疏松的基本病因、流行病學、臨床類型、臨床表現、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并發(fā)癥和防治措施。
外科學無菌術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無菌操作的原則;疼痛的分類、評估、對生理的影響及治療;骨折的臨床表現,X線檢查和早晚期并發(fā)癥;骨折的愈合過程,影響愈合的因素,臨床愈合標準;骨折的急救及治療原則,骨折復位標準,開放性骨折和開放性關節(jié)損傷的處理原則;肩關節(jié)脫位、膝關節(jié)韌帶和半月板損傷、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的定義、病因、臨床表現和分型、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常見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的發(fā)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
|
617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
|
心理學導論主要內容包括: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歷史與現狀;心理的神經生理基礎;認知過程的基礎知識、發(fā)生機制及相關理論;情緒、動機的基礎知識及主要情緒理論、動機理論;能力的基礎知識及相關理論;人格的基礎知識及主要人格理論;個體心理發(fā)展的理論及各個階段的年齡特征;學習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學習理論等。(約占35%)
實驗心理學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心理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倫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心理學實驗中的變量,實驗設計,實驗研究的效度;反應時的含義與種類,反應時的影響因素,反應時技術;閾限測量的方法,心理量表法,信號檢測論;主要的心理學實驗和常用心理實驗技術。(約占20%)
心理統(tǒng)計主要內容包括:數據的整理及描述,具體包括統(tǒng)計圖表、集中量數及差異量數;推論統(tǒng)計,具體包括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線性回歸分析,非參數檢驗等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及方法。(約占20%)
心理測量主要內容包括:心理測驗的性質與分類;信度、效度的概念與檢驗方法,項目分析的內容與方法;心理測驗編制的一般程序,測驗的實施和使用,分數的合成與解釋;常用心理測驗工具的主要特點和適用條件。(約占15%)
運動心理學主要內容包括:喚醒、焦慮與運動成績關系的理論;運動活動的感知、記憶、思維、注意的特征;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鍛煉行為的動機;鍛煉行為的理論;鍛煉活動的心理效益等。(約占10%)
|
346體育綜合
|
運動生理學擬著重了解和評價考生對運動生理學基本理論掌握程度。
內容包括: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及其調控;運動生理學的研究熱點與發(fā)展;骨骼肌與運動;運動對血液的影響;運動與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其影響;呼吸的過程及呼吸機能與運動;運動中的能量供應與消耗、評價、訓練;運動與激素調節(jié);肌肉活動的神經調控;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及其影響因素;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及其評定、訓練;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運動機能的生理學評定;年齡、性別、環(huán)境與體育運動。
|
學校體育學本科目旨在結合體育教學實際,掌握并深入理解學校體育的基本知識,形成現代體育教育理念。主要內容包括:學校體育的起源與發(fā)展;學校體育的地位、功能與價值;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競技體育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體育課程與教學;學校課余體育鍛煉;課余體育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管理;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等。
|
|
運動訓練學重點考察考生應用運動訓練理論發(fā)現、分析和解決運動訓練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內容包括: 運動訓練學概念體系;競技能力的含義、結構以及各種競技能力子能力的含義、分類、評價及其訓練;各具體運動訓練原則的含義及其應用特點;運動訓練方法的含義、分類及其應用;運動訓練計劃的含義及其分類,以及多年、年度、周、課等訓練計劃的制訂和實施要求。
|
|
334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
|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是在新聞學、新聞采寫、新聞編輯、音視頻多媒體制作等新聞傳播技能類課程的基礎上,對考生在技能方面所進行的綜合考查。另外,體育新聞傳播領域所要求的專業(yè)技能,也是重要的考查范圍。
因此,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綜合能力的考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聞傳播學技能,主要包括新聞采寫編評技能的認知和掌握;對新聞傳播中新聞策劃、實施以及效果評估的技能掌握。第二部分是體育新聞傳播技能,主要包括體育新聞與評論寫作以及特點分析、體育視頻與體育圖片的制作技能分析、體育營銷傳播領域中的策劃與效果評估技能、體育新聞與傳播技能的特殊性認知與分析。
|
440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
|
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是在新聞理論、新聞史、傳播學、新聞法律法規(guī)與職業(yè)道德等理論課基礎上,對考生的基礎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所進行的綜合考查。體育新聞傳播領域有著自身的規(guī)律和知識體系,也是重要的考查范圍。
綜上,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主要考查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聞與傳播基本理論,主要包括中外新聞史基本知識;新聞學基礎理論;社會新聞熱點問題分析;傳播學基礎理論;傳播學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第二部分是體育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基礎,主要包括體育新聞學概論中的基礎理論知識;體育新聞學中核心問題分析;體育傳播學基礎理論;中外學者在體育傳播學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體育傳播學主要研究方法。
|
注:雙證在職研究生,本文是指非全日制研究生。相關信息,一律以教育部和學校官方政策為準,本文僅供參考 。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5
13
雙證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相當高的,首先學歷學位證書認可度高,并能運用在考公務員和考博等場景;其次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優(yōu)質,能帶來前沿的行業(yè)動態(tài)和實踐經驗;最后可以積累優(yōu)質人脈資源,在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中實現互利,另外其會受到企業(yè)的認可嗎和上課方式等內容,也是在職人員要提前了解的內容。
05
09
信息與通信工程雙證在職研究生院校一覽里有揚州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些院校的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并且課程設置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能顯著提高職場技能水平,推薦在職人員報考,另外上課方式和學制也是要提前充分了解的內容。
05
08
雙證在職研究生班指的是學員畢業(yè)后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的在職研究生培養(yǎng)項目,在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知識儲備、社會資源積累等方面均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另外在職人員針對如何報考和學制等內容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順利報考入學。
05
06
湖北雙證在職研究生教育為職場人士提供了提升學歷與專業(yè)能力的理想平臺,其證書含金量體現在學歷認可度高,助力職業(yè)發(fā)展和拓展優(yōu)質人脈等多個方面,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對于報考條件和上課方式等內容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4
27
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雙證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較高,并不好考。首先考試科目多且有難度;其次由于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招生考試,競爭激烈;最后因為在職考生有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負擔,備考時間緊張,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對就業(yè)前景和畢業(yè)證書等內容也要提前充分了解。
04
25
湖北雙證在職研究生的學制通常為3年,部分院校可延期至5-6年。學員需要在規(guī)定的學制內,按照學校要求修滿學分,通過課程考試,并完成論文撰寫與答辯等環(huán)節(jié),方可畢業(yè)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研究生學歷證書,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對報考條件和含金量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yè)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